当前解决党的干部作风问题,必须明确公私的边界,在“公”和“私”之间编制牢固的篱笆,从思想和制度两个方面奠定清廉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指出,作风问题都与公私问题有联系,都与公款、公权有关系。分析各式各样的腐败现象和案例,几乎都是与公私不分、以公谋私、损公肥私等联系在一起的。当前解决党的干部作风问题,必须明确公私的边界,在“公”和“私”之间编制牢固的篱笆,从思想和制度两个方面奠定清廉的基础。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把手伸向“公”?
“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这些年来,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腐败现象,其根本特征就是以权谋私。个人与公家“彼此不分”,合法与非法利益界限模糊:公车私用、熟人优先、公园景点开会所、绿化地变私家小菜园、违章搭建、楼道摆放……这种混淆公私,把职权当特权、用公权换私利,不仅是导致腐败的重要诱因,更与我们党的性质宗旨背道而驰。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把手伸向“公”?究其根本在于我们社会没有从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价值和社会制度上建立起鲜明的公私界限。人人都知道“私”是有权利边界的,不能侵害他人的“私”。但在我们社会,“公”更容易被当成“无主”的近义词,没有强有力的看护主体,只要有机会、只要有可能,侵犯其边界、化“公”为私、损公肥私似乎是很自然的事情。
于是,有的领导干部看到自己经手的审批为经营者带来显著利益的时候,就有“不公平感”,就想到我应该分享部分获益,“我给你办事了,你从中获益了,当然应该分一部分给我”。我的工作是属于“公”的,“公”是由“我”控制,这种控制权多多少少带有了一些“私”的暧昧,于是有的领导表述自己服务的单位时用词是“我的GDP是多少”“我今年的财政收入是多少”。“我”的模糊使用为谋私留出了巨大的空间:“我”是代表“公”的、“我”也是属于“私”的,我的工作给“我”谋取利益自然也就没什么了。
同样,普通百姓也会模糊公私的边界,一些人认为“公家的,不占白不占”、“反正公家报销”,“公”成了唐僧肉,成了自己“私”面前的“无主公地”,最大程度占有是可以没有道德底线的。当一辆满载货物的车停在路边,很少会发生群众的哄抢行为,因为人人都知道“那是人家的”,是自己权利之外的“私”,侵犯会受到惩罚,是犯法的行为。但翻倒的汽车散落的物资则就成了边界不清的“私”甚至被当成唐僧肉般的“公”,因为所有者无力保护和控制自己的“私”,失去控制边界的“私”被哄抢就成了见怪不怪的事情了。
完善全社会“公”的看护机制
为什么我们的社会有如此明显的公私不分现象?究其根源在于中国经历过长期的封建社会,历史上就缺少清晰的“公”的意识。近代以来,中国开始艰难地建立公共治理结构。建国后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公有制的“公”属于人民群众的“共有”,最初这样的“共有”受到群众的共同看护,是有明确边界的。后来,在不少地方不少领域,看护逐渐成为领导干部的职务行为,群众参与管理和监督越来越少,领导干部对“公”的支配处置权力越来越大,这样的“公”缺乏共有者的参与和守护,在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公私边界被模糊。“公”被看护者与自己的“私”模糊了,作风、腐败等等问题的滋生也就成为必然。
今天整治社会风气,铲除腐败的根源,就需要完善全社会“公”的看护机制,让每一个人都认识到“公”有着明晰的看护边界和看护者,使“公”得到真正有效的看护。从事“公”的人,清晰区分自己的“私”与“公”的边界。有些干部经常会说“到我那里我如何如何接待你”,这是比较典型的公私不分的表现。作为看护者的领导干部,应当始终明确工作与自己“私”的边界,理解“公”的斤斤计较、抠门是工作的认真负责,无关个人的是否慷慨大方;用“公”的慷慨大方是腐败而不是个人的慷慨和大方。这样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文化基础才是应对权力腐败问题而必须培育的文化基因。
要重视“公”的看护意识的培养,更要重视相应的制度建设,对“公”的侵害必将受到反制和惩处,通过“公”的看护机制和制度的建立完善,“公”转化为“私”的漏洞真正堵上了,我们社会的清正廉洁才可能实现。
在重拳反腐的同时,还要推动全社会的“公”“私”教育和宣传,从学校教育到媒体宣传再到干部管理教育,真正让每一个人认识“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如此我们的公共治理才能真正走出以往循环的怪圈,才可能实现真正的风清气正。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文汇报》 日期:2014年2月19日 版次:5 作者:戚业国
链接:http://wenhui.news365.com.cn/ewenhui/whb/html/2014-02/19/content_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