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引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3-04-18

 

作者:斯阳  王华俊  王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打牢高校师生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改革创新的精神力量,建设高校廉政文化,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理论指引。

一、价值引领: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

当今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明确表述,即以人为本、民主公正、诚信责任以人为本、民主公正、诚信责任应当能构筑起当代中国社会普遍的价值指向和价值标准。只有秉承和践行以人为本,才能最完整地反映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和发展规律,落实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自始至终渗透着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社会主义社会之所以能够成为人们共同追求的完美的社会发展形态,从根本意义上来说是因为这个社会形态以每个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当然这也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作为价值活动和价值评价的主体,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一切价值活动的尺度、标准,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指导一切行为的最高准则,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共同富裕作为追求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社会经济和政治和谐发展,也必然需要提出民主和公正的客观要求。民主,虽然是西方社会率先发声,但早就是人类的政治思潮,也是公民社会的现实诉求,体现了政治关系和社会关系变革的价值取向。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将之视为破解兴勃亡忽周期律的不二法门。邓小平说: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民主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来看俨然成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最高价值标准。同时,党内民主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生命,没有党内民主党的执政能力无从谈起,更不可能有稳固的执政地位。没有党内民主,党领导的国家和社会主义建设也就不可能真正推行人民民主,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主又内在地成为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高价值追求。因此,民主无论是从执政党的高度,还是从人民生活、社会发展的角度,都必须成为社会核心价值取向。社会稳定是国家的最高利益,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灵魂,也是人民大众的共同追求,公平正义是比太阳还要有光辉。因而,公平正义必须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目标,并把它在制度上、政策上、工作上落到实处,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势性,占领道义的制高点。而依法治国则是实行公正的基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社会主义全部历史进程中,以人为本民主公正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只有充分发扬民主、张扬公正,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只有真正建立在全体社会成员权利与利益基础之上的民主与公正,才能让整个社会和人的创造力、活力真正迸发了出来,真正成为推进社会主义发展强大力量。

“民无信不立”,每个人都应该倡导信义、尊重规则、信守承诺,使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自觉的行为规范。而强调责任则是东方文明有别于西方世界的重要特征。中国传统儒家伦理重整体、重义务、重责任,推崇个人道德行为的君子品格,与我们今天倡导的爱国奉献精神异曲同工。作为中国人,首先必须热爱自己的祖国,有国才有家,国强才能民安民康民富民乐。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学习岗位上,尽责尽力,才可能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也为自己创造未来。强调责任就是要把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及家庭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从而超越个人自由,产生强大的凝聚力。

“以人为本,民主公正、诚信责任”十二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为培育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基础。价值取向只有通过各种方式灌输和传递给个人,内化为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意识,外化为群体和个人的行为规范,最终才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高校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伟大意义,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具有强大的引领功能,强化价值指引和文化担当。

二、教育引领:占据廉政文化建设主导地位

首先,要加强廉政文化理论研究,着力破解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使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更具感染力、生命力。加强理论研究的先导性、针对性,研究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建设在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促进高校科学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和价值引领,用廉洁文化引领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廉洁执教;用廉洁文化引领人才培养,促进大学生廉洁修身;用廉洁文化引导规范服务,促进职工廉洁从业:用廉政文化引导科学管理,促进干部廉洁从政。特别是要注重将廉洁诚信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专业教育,推进廉洁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头脑,以廉洁理论指导大学生廉洁教育活动的开展。

其次,要全方位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坚持以人为本,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推进高校廉洁教育活动的开展。要推动校园廉政文化产品的创作和传播,加大廉政文化产品供给,积极推动廉政文化传播,广泛开展廉政文化主题教育活动。现代网络是有效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宣传和教育的一条极其重要的途径。可以尝试搜索利用手机短信、网络微博、电脑屏保、QQ社区等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在师生中的影响力。同时,动漫游戏、网络设计等以其生动性、趣味性吸引着广大的青年群体,应该充分挖掘新兴传媒娱乐工具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方面对青少年引导的功能,创作一批具有主流思想的作品,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在广大师生心中的认同感。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必须立足于人才培养,把廉政文化与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大学生廉洁诚信教育课程体系,充分利用新生入学教育、毕业生教育、形势政策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多种渠道开展廉洁教育。把廉洁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列入教育教学计划,融入相关课程。高校应该把学术道德和廉洁诚信教育作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突破口,将文化育人与文化反腐结合起来,将高校文化建设与廉政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实现高校发展与廉政文化建设的深度融合。

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要注意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在舆论环境建设上,广播、影视、报纸、网络、橱窗等舆论阵地要整体联动,既要对廉洁典型和道德楷模大力宣传表扬,还要对高校腐败案件进行剖析和警示,形成反腐倡廉的强大气场。在物质环境建设上,如茵的草坪、盛开的鲜花、寓意深刻的雕塑,都能够起到陶情养性、愉悦身心、净化心灵的作用。

第三,引导形戍正确的政治观、权力观、人生观。高校政治文化是指师生参与社会政治活动所形成的文化。我们要着力高校的政治清明,避免领导犯病,群众吃药,大人生病,学生吃药,更要着眼于大学生清正廉洁意识的培养和熏陶。一是重视党的知识教育和青年学生入党工作,帮助他们牢记党的宗旨,端正入党动机,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人生理想。二是领导和指导共青团工作,让青年学生在共青团、学生会的自我管理活动中,开展民主选举、民主管理实践,培养民主精神,追求公平正义,体悟为人民服务的精髓,尤其要注意避免一些学生干部成为学生贵族和世故的精英。三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和志愿者活动,支持学生关注和评议政治热点事件,让学生在参与中提高认识、经受锻炼、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以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使青年形成正确的政治观、权力观和人生观。

三、制度引领:构建廉政文化建设制度体系

文化是制度之母,价值是制度的内在精神。廉政文化的建设需要与之配套的文化和制度规范,如此才能形成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并加以强制性手段辅助,构建出一整套维护廉政文化建设的规范体系。从根本上来看,腐败问题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制度根源,实现制度适时有效的支撑是廉政文化建设的关键之一。廉政文化建设不能仅靠自上而下的单纯论证和教化,而要注重制度文化的力量,需要廉政制度所具有的刚性与强制性。可从两个角度来理解和把握廉政文化的制度建设:一是规范的制度化、正式化和明确化。将廉政文化原则和伦理要求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体现出来,从而实现软约束的硬化,自律的他律化,化自愿为义务,从而更好地发挥廉政文化的社会功能。二是生活(包括行为)的规范化、有序化和系统化。通过构建与完善廉政文化体系,使社会主体通过各种方式认知、认可某种规范和观念,并自觉地规范主体的行为,起到调节社会关系的作用,使人们的生活更为有序和可预期。

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可从以下三方面加强制度建设:首先,建立奖励制度,为遵守廉政文化者表彰嘉奖。廉政文化的奖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应成为廉政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向度。尽管廉政文化的理想需要精神的引领,但适时适当的表彰嘉奖将提高践行者的积极性,加快个体精神水平提升的速度。因此,建立并完善奖励制度能够在现阶段廉政行为还不可能内化为每个公民尤其是领导干部自觉行为的情况下,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次,建立惩罚制度,为违反廉政文化者警示震慑。如果说奖励机制是从正向激励人的道德行为,那么建立廉政文化的惩罚机制就是从背向对人的道德行为起到推动作用。同样,社会不可能满足每个人的利益,当个人利益私欲化膨胀的时候,惩罚制度就能抑制这种有害的增生。再次,建立公开机制和监督机制,营造良好的民主监督氛围。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高校的民主风气和现代发达的舆论传媒为监督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条件,建立起广泛而完善的监督机制,使党内监督、党外监督、法律监督、媒体监督、群众监督这五大监督体系都发挥作用,从而取得好的效果。高校要切实推进校务公开,落实广大师生的知情权、监督权,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围,弘扬廉政文化精神,培育廉政文化意识,发挥社会舆论的巨大威力,从而酝酿出高校良好的廉洁风气。高校要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走一条制度反腐的新路。

四、责任引领:落实廉政文化建设责任

首先,要消除思想上的误区,解决思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从我党反腐倡廉建设的历史发展过程看,什么时候重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反腐倡廉工作就比较有成效,什么时候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反腐倡廉工作就遇到障碍。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在高校反腐倡廉建设中发挥奠定大众思想文化基础的核心价值作用。

其次,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廉政文化建设教育相结合,与解决人民群众关切的社会道德重构相结合,列入党委、行政工作计划,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和廉政文化教育“五进”工作,即进入党委重点工作和学校文化建设总体部署,进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入党校培训课,进入领导决策会,进入日常工作,使各级领导干部充分掌握核心价值取向的精髓,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有关方针、政策及措施,增强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执行力。

再次,树立“三种观念”。一是政治责任观念。认识到廉政文化建设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使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切实担负起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责任。二是“一把手” 是第一责任人的观念。“一把手”对廉政文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要亲自过问,对落实的情况要经常检查,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亲自解决,对排除廉政文化建设中的困难和阻力要亲自出面。三是强化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观念。“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党政工团一起抓,高校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要根据工作分工,切实加强对职责范围内廉政文化建设的领导,并结合业务工作抓好廉政文化建设,要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形成不抓廉政文化建设是失职、不认真抓是没尽职、抓不好是渎职的共识。

 

 本文发表于《上海党史与党建》201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