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发布时间:2017-02-28

      春节前夕,校工会主席、副校长梅兵一行拜访看望了我校的全国劳模和省部级劳模。目前我校共有劳模30名,其中全国劳模3名,分别是仇美才、王建磐和洪燕;其余为省部级劳模。我校最早被评为劳模的是仇美才(1959年当选全国劳模),最年长的劳模是钱谷融(1919年9月出生),最年轻的劳模是洪燕(1981年3月出生)。30名劳模中,86%来自教学科研第一线;19名劳模虽已经退休,但仍关心着学科的发展,并为培养青年人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11名劳模仍然工作在科研教学管理第一线。

  在此次拜访活动中,劳模们依旧展现出别样的风采:有的劳模谈学科前沿,阐述如何在自由王国里翱翔;有的劳模谈教学,对培养出的学生如数家珍;有的劳模发挥余热,担任中学课外辅导员,为社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有的劳模退休不离岗,仍然在为学校的发展努力工作。更有耄耋之年的劳模仇美才,在疾病缠身、家庭困难的情况下,仍教育子女“不要给组织添麻烦”。

副校长、校工会主席梅兵看望高龄劳模陈吉余

校工会主席、副校长梅兵,工会常务副主席王平在哲学系党委书记杨海燕的陪同下看望劳模杨国荣

春节前夕,校工会主席、副校长梅兵,工会常务副主席王平等拜访看望我校全国劳模和省部级劳模

  劳模精神的价值何在?在我们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工作重要环节的同时,劳模精神如何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对于这些问题,孟宪承书院党委书记、院长吴薇领导的课题组有更多的思考。2016年,吴薇牵头承担上海市教育工会理论研究课题“劳模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在教育工会、学校工会的支持下,通过发放问卷、采访劳模等形式,经过近一年研究工作,完成了课题研究。课题组提出,当前劳模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意义重大,“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正是校园文化建设得以产生和不断创新发展的源泉。劳模精神还为大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方法论,教会大学生用劳模精神去奋斗拼搏,为大学生定下了崇高的奋斗目标,这种激励作用将在学生的各个方面提供动力。劳模精神就像一名鼓舞着莘莘学子奋力拼搏的大师,对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乃至对推动高校发展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吴薇还表示,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她本人收获许多感动,相信劳模精神会成为以后工作中的前行动力。

 

来源|校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