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作为精英之土壤:许纪霖与科学营营员分享大学之道

发布时间:2013-07-17

    成为社会中的精英,不仅需要自己的综合素质,也离不开大学全方位的人文熏陶。7月16日下午,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华东师大分营名家讲坛第二讲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大学生活动报告中心开展。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历史系博士生导师、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许纪霖作了一场题为“如何成为社会精英”的精彩讲座。许纪霖教授从精英的“土壤”大学谈起,为同学指引大学之道,并为如何成为社会精英指点方向。

中国梦,大学梦

    讲座伊始,许教授以一句“在座的同学肯定都是学习上的学霸,可是精英并不是学霸”幽默开场,随即问道:“大家的中国梦是什么?”问题看似简单,却委实让在座的同学们一时找不到头绪。许教授于是解释到对于现在的各位,考上一所大学就是最迫切的梦想。那么,大学意味着什么?“首先,从大学的拉丁原文University来看,就是吸引全世界学生的地方;其次,大学是提供优雅教育的地方,大学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和本领,而且还是培养博雅之士的地方。”许教授溯本求源,以千年学府岳麓书院的古代士大夫之学说起,彬彬有礼和尊德性这些看似无用之传统,实际却是潜移默化的人文熏陶,例如,我校著名的思勉讲座每年高达到100讲之多,邀请的都是中外顶尖学者,学生在这种浓厚学术氛围的熏陶下,自会潜移默化地完善自我的人格。同时,许教授强调荣誉感和神圣感,认为一个学校的氛围会自发唤起学生内心的认同和归属感。对此,许教授以亲身经历动情地说道:“作为77级的第一届高考恢复的大学生,我将母校丽娃河视作一辈子的梦中情人,是给予我无数灵感的缪斯女神。”同学对许教授的发言动情不已,纷纷点头致意。

    许教授最后总结,好的大学的标准,一是以研究为主的学术性大学,二是有大师、大家、名家的大学,三是富有创造性的大学。同学听后豁然开朗,对于理想大学的图景顿见清晰。

大学之道,精英之道

    讲座后半段,许教授着重分享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的大学生的四个主要任务即:学会学习(learn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 to do)、学会做人(learn to be)、学会与人相处(learn to be together),为同学们进入大学做好准备。

    对于学会学习,许教授特别以著名的“第十名现象”为例,即但凡成功人士大多数在学习上都是第一梯队十名左右,也再次呼应了开头他提出的学霸不等于精英的观点。他特别强调同学们不要陷入唯分数论的巢窘,要做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兼顾自己的兴趣和心性的修养。

    许教授还现身说法:“原本政治系的我,因喜欢历史,便转入了历史系,而我的很多硕士生,都是从通讯、金融等本科专业毕业考入我们历史系的。一个人最重要的成熟,便是认识你自己。”许教授还特别以我校杰出校友江南春为例,中文系的江南春最后选择了从商,成功创办了电梯广告的分众传媒,使得广告从纸质走向流动,而这个天才般的创意则来源自他诗人般的想象力。于是许教授再次强调,学生要注意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凡事都要懂一点,专业要求精,点面兼顾才能有助成长。

    学会做事,即不止是做大事,而且要学会做小事、还要做好小事。许教授说“细节决定成败”,告诫各位同学要注意生活、学习上的细节,万不可以善小而不为。

    许教授提出要有自我超越的意识,学会做人。除了本分之事,还要有自由人格,而自由人格的核心,则除了自我独立就是要有服务大众的精神。他以哈佛访问学者时的亲身见闻为例,“一到周末,哈佛学生就‘集体失踪’”,原来他们都去社区参与公益活动和志愿者的服务,这种服务大众的公众精神是超越自我的,也是精英的标准之一。

    许教授特别以科学创造为例,教诲同学们要学会合作。科学事业不仅仅是个人的事业,而且是一整个团队的合作,懂得合作就是意味着拥有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许教授特别以哈佛提前全额录取成绩并不特别突出的上复附中女生汤玫捷为例,汤玫捷在大一时就成功拉到世界500强的赞助,在上海举办了中美青年领袖高峰论坛,体现了“哈佛不相信书呆子”的精英人才观念。同时也带给我们启示,即培养领袖能力的重要性,“一只好的狮子带领一群绵羊,能战胜一只绵羊带领的一群狮子”。

    在最后的交流互动环节中,营员们积极举手,气氛热烈。王同学问许教授:“如何平衡分科后的文理科的学习?”许教授语重心长地提到“同学们一定要有自我超越的意识,就像你们现在的分组,科学组其实每一个组的背后都有它的人文性的存在,你们要通过自我探索,发现找到它。只有找到了这扇大门,你们才能进入一个新世界。”针对香港同学提出的在香港主流认识中的精英的“中环情结”,对于物质和财富的崇拜的问题,许教授特别以《小时代》代表的“小”了时代、窄了眼光、矮了气质的伪精英观为反例,赢得了在场同学们的积极呼应。场上场下互动积极,听众也收获甚丰。

    鲁迅先生的名篇“未有天才之前”提出,未有天才之前,要先培养天才成长的土壤。同样的在成长为精英之前,先要选对成长的土壤,即一所好的大学。许教授富有深意、深度、广度、建设性的讲座内容使得在座同学们受益匪浅,使营员们对于自己未来的科学梦、大学梦乃至中国梦,开启了一扇崭新的大门!

作者:指导教师:寇思;学生记者 郭炎/文 图:寇思 夏毅鸣 | 信息来源:新闻办 |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