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传递科学精神
何积丰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何积丰对计算机科学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研究,对计算机系统的优缺点有着深入的了解和体会。他还拥有深厚的人文学科功底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在学校专门为全校本科生开设了一门通识教育课――计算机文化,每一次在为学生娓娓讲述计算机文化的时候,教室里总是座无虚席,还常常挤满了旁听者。在现代人的眼中,计算机似乎已无所不能,何积丰在上这门课时,从哲学矛盾双方面辩证地讲述计算机系统,既谈到计算机的优越性,又提出了计算机系统本身的缺陷所在,这种内在的局限性并不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提高而消失,它是计算机系统的内在缺陷。他告诫学生:科学家是不能急功近利的,在进行科学研究时,也不能把实用价值放在第一位。他用自己对于科学研究的精神理解和阐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2001年,何积丰受命组建国家首批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的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想到国内软件行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他深感责任重大,积极探索软件学院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新路子,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求发展”的国际化办学理念,在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同时,兼顾企业与市场对于人才培养的多方面需求。
在培养学生方面,他坚持国际化教学模式,积极吸纳国外工程人才培养课程的合理化成分。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缩小毕业生与就业单位的需求差距,他多次倡导,并极力克服种种困难促使多项教学改革得以实施,如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硕士生“双导师制”,进一步完善学分制,使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进程,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针对软件学院以工科见长的特性,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与企业项目……这些举措更好地促进了产学合作,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拓特教新天地
何金娣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卢湾辅读实验学校特级教师
何金娣与特殊教育结缘,始于1995年。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她服从组织安排,离开从事二十年的普通教育,踏入当时几乎是一张白纸的特殊教育,开始了艰辛的探索。也是从那时起,这些智障孩子成为何金娣生命中的一部分,对于他们,她倾注了所有的情感和精力。
面对智障学生障碍程度越来越严重的现状,何金娣提出“生存教育”的教育理念,以科研为抓手,通过医教结合,带领全校教师开始艰难的教育教学改革,用自己的智慧和科学不断开拓智障教育的新天地。
为了让久卧病榻的重度智障儿童享受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她在全市第一个实现“零拒绝”,组织教师义务送教上门,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为了让智障儿童能拥有适合他们的教材,她带领她的同事们潜心钻研,其中的54册校本教材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向全国发行,被全国有近250所辅读学校所使用,共发行三十万多册;为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从学前教育到九年义务教育班、脑瘫训练班、职业技术培训班,一应俱全;为了使他们能充分发展、和谐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了一套“量身定做”的教学方案;为了让个别教育真正落到实处,针对学生智力发展程度和残疾种类的不同,学校设置了包括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两大类7张课程表;为了促使特殊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学校建立了评估目标多元、评估方法多样的评估体系,实施全面、真实、综合的过程性多元化评价,在校园网建立学生个人成长平台和多元化评估系统。真正实现了把教育落实到每个人,让每个学生都有弹性化人性化发展空间,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潜能。
在近14年生存教育的研究中,何金娣带领教师先后开展《中度弱智儿童生存教育课程与教学》等四个统领性课题的研究,多次获得上海市最权威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以及国家教育部优秀研究成果奖等。
《文汇报》 日期:2012年8月30日 版次:10